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。近年来,我市残疾人工作紧紧围绕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这一目标,始终坚持把创业就业作为“改善残疾人民生、实现同步小康”的关键之策、根本之举,着力推进“建设村级残疾人之家”、“实现新增实名制就业100人”等民生实事项目,致力于“政策惠民、服务助民、渠道扶民”。
不断加大扶贫力度
为打赢扶贫攻坚战,巩固脱贫成果,明确任务攻坚方向。今年4月起,积极部署开展“三进三查”入户调查工作,重点关注2016年以来全市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残疾人家庭,从“社会保障等六大方面、二十个指标”进行全面系统排查,实行一人一档,准确摸清残疾人家庭基本情况,重点核查精准脱贫专项行动中各项保障政策落地落实情况,精准制定对策,为“三保障”的稳固落实夯实基础。
积极拓展就业渠道
围绕残疾人就业需求导向,坚持政策驱动,不断优化残疾人就业服务,努力拓宽残疾人就业服务渠道。规范残疾人正规就业。通过比对人社反馈的社保参保数据,全市共有集中残疾人3033名,按比例就业残疾人1593名,参与辅助性就业残疾人421名。力推辅助就业。截止目前,全市各镇(街道、园区、办事处)均已完成镇级残疾人综合服务阵地建设,实现稳定运行,斜桥、城南、季市、新桥、马桥等地实现村(社区)服务阵地增设布点及运行。全市已组织劳动产品种类37个,323名残疾人参加了辅助性就业项目。同时,针对提升康复效果巩固,实现精神类残疾人早日回归社会目标,与二院联合开展辅助性集中就业项目,在院稳定康复并参加手工劳动项目的精神类残疾人达108名残疾人。搭建创业平台。积极推进农贸市场助残创业点设立,发动和鼓励有意愿残疾人进入市场开展果蔬鱼肉供应、衣物销售、物品缝补等创业项目。
逐步优化就业服务
开展就业推荐服务。今年年初,分批通过微信、网站等公共平台发布5家用工企业招录信息50多个,各地残联也先后组织辖区残疾人专场就业招聘活动,目前已有27名残疾人实现与企业签约。实现精准就业。近年来,我市通过积极打造“一店三基地”建设,发挥职业能力物理工具测评优势,由第三方服务机构晴天残疾人职业能力评估服务中心,认真按照“精准就业”服务流程,逐渐恢复联系需求企业、求职残疾人、新办证人员,通过走村入户,进企去厂,为残疾人提供相关服务,上半年已累计为15名残疾人开展软件测评,为10名残疾人开展了物理工具测评,并持续开展就业跟踪服务。
稳步落实政策保障
疫情期间,为帮助残疾学生居家学习不落课程进度,为全市168名残疾学生发放空中课堂流量补贴。今年,我市进一步实现意外伤害保费标准的逐年提高,实现保险100%覆盖。按照有关惠残政策,市残联继续对接人社、医保部门,筛选全市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,由政府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,进一步增加帮扶措施力度。
市残联将加快民生实事项目推进速度,督促基层合理利用辖区社区服务、居家养老设施场所,完善设立基层残疾人服务网点;推荐遴选充满爱心且负责的服务人员充实基层机构管理队伍,挑选适合残疾人辅助性就业项目的优质产品。加强社会动员和入户走访力度,让残疾人家庭增进政策了解,发动残疾人进入机构开展实地体验,促进更多残疾人走出门,解放残疾人家庭劳动力,实现残疾人同奔小康目标。